自古中华地大物博,历史悠久,若问起什么能称得上是“国宝”,很多朋友或许都会说“熊猫”;但喜欢历史文物的朋友却多认为是瓷器,尤其是“景德镇”,自古多被帝王指定为宫廷官窑,出产的东西自然是件件珍品,可还有一处的瓷器,堪称与景德镇不相仲伯——龙泉窑。当然,放置如今,无论是景德镇的瓷器还是龙泉窑的东西,都堪称是中华瑰宝;早在几十年前涌融优配,在农村一家菜园子里,竟然发现了一件“龙泉窑”的罐子,没想到后来还成了中国瓷器“三大国宝”之一。
这话还要回到四川睢宁县,这里至今有座不足三分地的“菜园子”,乍一看貌不惊人;可放到20多年前,这里可是一处震惊全中国的地方。说起这事情颇有点戏剧性,这里还差点变成了村民的墓地;原来这家的主人也曾是一名军人,战争中落下了病根,新中国成立后,眼看好日子就要来了,他却在此时撒手人寰。按照当地的风俗,主人去世一定要安葬在自家的田地里,也有“落叶归根”的意思。
公正的说,当时村民不富裕,为了省点钱,自家亲戚几个人就开始在这座菜园中挖起了墓坑;可谁也没想到,一铁锹下去,一个年轻人竟然被震得虎口发麻。等几个人把地中的硬物扒出来,居然是一把满是锈迹的“大铜锅”;仍按照当地人的习俗,自家地里挖出东西,这是很不吉利的事,况且如今还是把“铜锅”,很明显不是现代的东西,这说明自己家的田地过去还是别人家的坟地。如果严格依照风俗的话,几个人白费了半天劲,此时还得换个地方再挖墓坑;几人懊丧之余,在换个地方之后,没想到一锄头竟然把地给“挖塌”了,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大洞。
展开剩余72%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本来为了省钱,外姓人一个没请,没想到“地陷”之后,全村的人都来看热闹;不仅如此涌融优配,还有大胆的人竟然拿着手电下到了大洞里,居然还拿上来几件金银玉器。这下好了,本来是挖坟,竟然变成了全村人“挖宝”;这家人肯定是拦挡不住,无奈之下只好报了警,这才算暂时稳定了混乱的场面。来的警察一听挖到了“金银”,料定这下面一定是座古墓,于是赶紧又通知了当地的文物部门;可考古专家来了之后说下面不是古墓,但却不能在“自己家”的菜园里埋人了。
原来下面虽然不是古墓,却是一座比古墓“藏宝”更多的仓库,专业术语叫做“窖藏”,据初步考证,应该是宋代的产物;说到这专家还引出一段历史,四川自古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誉,但在宋末却被蒙古人攻陷,当时四川的官商富贾为了躲避战乱,就将一些拿不走的珍宝埋于地下,也就形成了今天的“珍宝窖藏”。还是因为战乱的原因,这些埋下“宝藏”的人却未能再回到这里,以至于这座距今900年的窖藏一直隐匿于地下;说到这村民又是一阵混乱,有人说这是老祖宗的东西,理应由村里人“继承”,说着几个人还要上前动手。
考古队和警察当然阻拦,场面一度十分混乱,据说当时警察还鸣枪示警,这才算稍有安定;随后考古专家亲自现场宣传,说“地下文物属于国家,只有考古队能够发掘,私自挖掘、哄抢都是违法的!”后来在村干部的帮助宣导下,村民们这才平复了情绪,可还是在现场观看;考古队在这块菜地整整发掘了一个星期,共从地下取出985件精美瓷器、18件各类铜器,还有数十件金银玉器等,在村干部的保护下,警察开道才算离开了现场。
后来这批珍贵文物运回博物馆,各专家联合鉴定,认定这座窖藏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宋代瓷器数量最多、保存最好、精美程度最高的“珍宝窖藏”;其中仅是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瓷器就有一百多件,其中最为珍贵和稀有的是一件“宋代荷叶盖罐”,据专家说——全世界仅此一件!后据有关人士鉴定,其价值保守估计在8000万以上,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走高;当然,文物肯定不能以金钱数字来衡量,最终这件“荷叶盖罐”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,还被尊称为中国瓷器中“三大国宝”之一。
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件“荷叶盖罐”,它本属元代“龙泉窑”所产珍品,又传至宋代,直至埋于地下;其通高31.3厘米,宽23.8厘米,最大腹围近1米。这件瓷器虽体型颇大,但造型十分别致,用专业人士的话就是“胎质洁白细腻,外施梅子青釉,釉色柔和淡雅,碧绿如翡翠,温润如春水。”最为难得的是,这件“荷叶盖罐”在出土时,罐内还整整齐齐的摆列着许多精美的青瓷小碟,后经统计,不多不少整整99件;古人多以“九”为吉祥数字,寓意“长久绵延”,而“九十九”更是暗合九九归一,如今这些精美瓷器一件不落的归于国家保管,也正应验了“九九归一”之意。
可这里依然有一个谜团未解涌融优配,由于文物中并未出现文字类的东西,这座“珍宝窖藏”的原来主人是谁,至今仍难以解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